黎辉红科德投资蓝筹逐渐企稳市场回升仍需政策明朗-【新闻】
黎辉红科德投资:蓝筹逐渐企稳市场回升仍需政策明朗
黎辉红科德投资:蓝筹逐渐企稳市场回升仍需政策明朗 更新时间:2010-11-19 7:44:40 国务院出台措施稳物价,周四沪深两市双双高开,抛压继续释放,大盘回补跳空缺口,随后逢低买盘介入,有色、煤炭、金融、地产等蓝筹企稳回升,推动大盘震荡反弹,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等二三线板块个股轮番活跃,但由于量能放大有限,市场反弹高度受限,截止收盘沪指报收于2865.45点。
从盘面看,资金开始回流蓝筹,银行、地产凭借估值优势支撑下,逐渐止跌企稳,大盘稳定器的作用逐渐显示出来,同时煤炭、有色金属抛压已得到大幅释放,短期走势已开始由大幅下跌改为小幅调整,对大盘杀伤力已大幅减弱。从政策消息面看,市场预期的紧缩性政策逐渐兑现,国务院出台四项措施稳定物价,接下来加息何时落地成为了市场各方关注的焦点,短期将继续干扰市场,但巩固经济增长基础,促进经济转型基调不变,特别是各行业的十二五规划将陆续出台,政策消息面将目前偏空逐渐转向偏多,从而利好大盘企稳回升。基于上述分析,随着恐慌性杀跌已近尾声,多头反击正在展开,短期大盘有望由急跌转为窄幅震荡,最后实现企稳回升。
1。新华社电,国务院总理温家宝1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分析当前价格形势,研究部署稳定消费价格总水平、保障群众基本生活的政策措施。会议确定了以下政策措施:确保市场供应,促进价格稳定。完善补贴制度,安排好困难群众生活。增强调控针对性,改善价格环境。加强监管,维护市场秩序。
2。国家发改委副主任彭森在高交会“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论坛”上表示,明年上半年有关战略性新兴产业规划可能出台,未来战略性新兴产业将分“三步走”。 第一阶段,到2015年,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健康发展、协调推进的基本格局,对产业升级的作用显著增强,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8%左右;第二阶段,到202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15%左右;第三阶段,到2030年,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整体创新能力和产业发展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为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国家发改委高新技术司副司长孟宪堂透露,我国圈定的七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中,节能环保、新一代信息产业、生物、高端制造业将率先成为支柱性产业。
3。上海证券报报道,在昨日举行的通用航空产业国际论坛上,中国民航局副局长夏兴华表示,国务院已将通用航空初步确定为具有长期发展前景的六个成长性带动性行业之一。目前民航局正在制定十二五期间通用航空专项发展规划,重点针对通用机场保障体系、低空空域服务体系建设、短途运输体系建设、以及社会公共服务能力建设等方面进行合理部署, 充分发挥行业规划的统筹作用,支持通航产业发展。
4。上海证券报报道,除了内蒙古区域规划以外,另外一个涉及内蒙古的区域间合作规划也已经准备就绪。内蒙古自治区统计局有关人士日前表示,涉及内蒙古、陕西、甘肃、宁夏四省区的能源化工“金三角”规划也已经于日前启动编制,并将于明年年初上报国务院。据记者了解,能源化工“金三角”经济区的核心区包括宁夏宁东能源化工基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陕西榆林市,区域面积13.38万平方公里;依托区包括宁夏沿黄城市带,内蒙古河套地区,陕西延安市,面积34.65万平方公里。其战略定位为,努力将能源化工“金三角”经济区建设成为国家能源安全保障区、西部大开发战略新高地、国家能源资源低碳利用技术示范区、生态文明先行区、内陆开放型经济示范区。
5。上海证券报报道,在2010中国国际矿业大会期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铅锌部主任赵翠青对本报记者透露,铅锌行业“十二五”专项规划已经完成,并已提交给国家发改委。据介绍,规划建议控制铅锌的冶炼能力,到2015年将铅的冶炼能力控制在550吨,锌的冶炼能力控制在750万吨,从而彻底淘汰落后产能。
6。报道,承担我国大型客机“中国心”研制任务的中航商用飞机发动机有限责任公司昨天表示,国产大型客机发动机总体方案定义工作正在加紧推进,有望在多轮修改、完善后,于2011年确定基本技术路径,并在“十二五”期间研制出一台完整的发动机验证机。
首先,流动性充裕,农产品价格快速上升,通胀压力大增,导致央行采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和加息的手段,收缩过剩流动性,国务院出台四项措施稳定物价,这将有助于抑制通胀上升势头。其次,继续优化经济结构,促进经济转型,各部门继续对房地产进行调控,确保新房供应量,同时加快保障性住房和经济性适用房建设,抑制房价上涨势头,逐步减少国民经济对房地产发展的依赖;继续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大淘汰落后产能和节能减排力度,加快出台政策扶持新兴产业发展,引导资源要素向新兴产业合理配置,培育新兴产业成为经济发展重要驱动力。最后,加快中西部区域经济发展,推行建材下乡试点,缩小东中西部和城乡差距。随着组合政策作用逐步显现,经济增速企稳回升,产业资本、社保、保险、公募基金等主流资金回流的作用下,大盘成功走出阶段性底部,虽然短期由于通胀压力上升,紧缩预期升温,大盘自身技术性调整需求,导致了短期市场宽幅震荡,但经济向好基础不变,大盘中长期走势依然向好。